福建公务员考试网(http://fj.huatu.com/)提供新福建公务员考试资讯、资料、备考课程等。更多内容请关注福建公务员考试网微信公众号(fjhtgw)。
【关键词】
中药医、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、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—2030年)》、中医中药中国行
【热点背景】
1.2017年1月18日,国家主席在瑞士日内瓦访问世界卫生组织并会见陈冯富珍总干事,出席中国向世界卫生组织赠送针灸铜人雕塑仪式,为针灸铜人揭幕。在致辞中指出,我们要继承好、发展好、利用好传统医学,用开放包容的心态促进传统医学和现代医学更好融合。
随着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五次会议表决通过,我国首部为传统中医药振兴而制定的国家法律——《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》于2016年12月25日诞生,为继承和弘扬中医药、促进中医药事业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法律支撑。中医药法分为“中医药服务”“中药保护与发展”“中医药人才培养”“中医药科学研究”“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”“保障措施”“法律责任”等9章,共63条,将于2017年7月1日起施行。
《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(2016—2030年)》指出:中医药作为我国独特的卫生资源、潜力巨大的经济资源、具有原创优势的科技资源、优秀的文化资源和重要的生态资源,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。随着我国新型工业化、信息化、城镇化、农业现代化深入发展,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,健康服务业蓬勃发展,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越来越旺盛,迫切需要继承、发展、利用好中医药,充分发挥中医药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的作用,造福人类健康。
2.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,党中央、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,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措施,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。然而,当下我国中医药资源总量仍然不足,中医药服务领域出现萎缩现象,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薄弱;中医药高层次人才缺乏,继承不足、创新不够;中药产业集中度低,野生中药材资源破坏严重,部分中药材品质下降;适应中医药发展规律的法律政策体系有待健全;中医药走向世界面临制约和壁垒,国际竞争力有待进一步提升;中医药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亟待提高,迫切需要加强顶层设计和统筹规划。
中医药法制建设相对滞后,对中医药事业健康、持续、稳定发展带来了极大的不确定性因素。中医药管理及卫生经济C教授说,中医药工作之前由于法制不健全,因人而异的现象比较明显。立法能够改变“人治”状况,“以法治医”,解决中医工作的多种历史遗留问题和新情况、新问题,使其不受干扰地健康前进。
国家中医药管理局W指出,国粹发展需要国法来保障。出台一部立得住、行得通、切实管用的《中医药法》是中医药行业的夙愿。《中医药法》以保护、扶持、发展中医药为宗旨,着眼继承和弘扬中医药,强化政策支持与保障,注重体制机制和制度创新,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制约中医药发展的重点、难点问题,有利于促进中医药的继承和发展。
中医药是中华文化、医学的宝贵财富,也是中华民族对世界的独特贡献。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行政法室黄某认为,《中医药法》的影响力不仅是国内的,也是世界的,是为解决世界医改问题提供的中国方案。《中医药法》的颁布实施,有助于提升中医药的国际影响力,扩大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,增强中华文化软实力,适应“走出去”战略的需要。
3.2017年1月,参加全国中医药工作会议的L,分享了自己对中医药“由表及里”的认识与把握。
“中国有中医是人民健康的福音。中西医并重,应当给我国人民带来双重健康福祉。” 自2013年以来,L一路见证中医药大环境向好、事业日趋振兴。她此番话语,引发全场参会人员的热情掌声。
“我在基层调研时,看到很多社区中医诊室有模有样,县级市中医院红红火火。在出访时,我们把中医经典书籍作为礼物赠送,越来越多的外国政要都意识到中医药的作用和独特优势。越来越多中医在养生保健栏目中发声……”L对卫生工作和人民生活与日俱增的“中医药元素”如数家珍。
“中医环境越来越净化,扶正祛邪很重要。”L说,这几年,中医药人主动发声,把的科普知识传播给人民群众,把鱼目混珠、招摇撞骗者清除出去,《养生堂》《我是大医生》《健康之路》等多个电视栏目受到群众喜爱。“要创造性地把‘设计图’转化为‘施工图’”。事实上,在“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”精神指导下,中医药正在努力从书本、理论走向健康实践,把古籍知识变成看得见、用得上的产品和服务。
西藏自治区卫B聆听L讲话后颇感振奋,他说,民族医药发展迅速,大家工作起来干劲儿更大,我们有责任扎实提升基层中医药服务能力,坚持把以人民健康为中心的思想贯穿在日常工作之中。
“在东北农村,很多农民都有了养生保健的意识。”黑龙江省W从L讲话中得到了信心。他说,今年黑龙江省将融合现代健康理念,探索健康实践项目,开发更多健康新业态,为群众提供更多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服务产品和手段,让更多“中医药元素”深入百姓家庭。
4.为进一步落实《中医药文化建设“十三五”规划》,普及健康生活方式,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,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了《中医中药中国行——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实施方案(2016—2020年)》。“中医中药中国行”活动是由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22个部委共同主办的大型中医药科普宣传活动,自2007年启动以来,历经两个阶段,阶段以城市大型现场公益活动为主,第二阶段以“进乡村、进社区、进家庭”为主,为展示中医药特色优势、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、营造中医药事业发展良好氛围,发挥了积极作用,成为迄今为止规格高、规模大、时间长、范围广、参与多、影响深远的公益性中医药文化科普宣传活动。
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提出,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,以普及健康生活、优化健康服务、完善健康保障、建设健康环境、发展健康产业为重点,加快推进健康中国建设,努力全方位、全周期保障人民健康。为普及健康生活方式,实现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、创新性发展,引导人民群众养成具有中国特色的健康生活习惯,在深入总结“中医中药中国行”活动经验的基础上,开展“中医中药中国行”第三阶段活动——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,以“传播中医药健康文化、提升民众健康素养”为主题,在全国范围内举办形式多样的中医药健康文化知识传播活动。
【考点分析】一、特点(亮点)模拟试题:
结合背景资料,请简要分析《中医药法》的四大亮点是什么?
要求:内容全面,观点明确,分析充分,条理清晰,语言准确,不超过350字。
参考解析:
1.“有技无照”的民间中医有望获得医师资格。中医药法根据历史和现实实际,从法律层面肯定中医师带徒的人才培养模式,确定其合法性,为保存民族医药国粹、解决我国卫生资源不足和基层中医缺乏的开辟可行途径。
2.中药材质量将被全程监管。国家制定中药材种植的技术规范、标准,加强对中药材生产流通全过程的质量监督管理,保障中药材质量安全;严格管理农药、肥料等农业投入品的使用。
3.中医药“国家秘密”将被特殊保护。中医药法将有针对性地保护中医药传统知识产权,保障中医药传统知识资源商业化开发利益的公平分享。
4.“张悟本”等“伪大师”不得“忽悠”。中医药法规定,国家发展中医养生保健服务,支持社会力量举办规范的中医养生保健机构。中医养生保健服务规范、标准由国务院中医药主管部门制定。二、对策举措模拟试题:
结合背景材料,请谈一谈如何做好“中医中药中国行——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”的组织实施工作。
要求:有针对性和可行性,不超过350字。
参考解析:
1.加强组织领导。活动组委会负责领导实施工作,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,将有关任务纳入相应工作规划和计划,在广泛调研了解实际情况和论证活动可行性的基础上,明确工作目标,制定实施方案,加以落实。
2.加大投入力度。要采取多种措施,加大政府和社会投入,形成多渠道投入机制,为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的实施提供资金保障。各有关单位和地方各级中医药管理部门要根据承担具体任务,按照国家预算管理的规定和现行资金渠道,统筹考虑和落实所需经费。鼓励社会捐赠,充分发挥市场作用,广辟资金投入渠道。
3.强化督导考核。认真总结、及时推广中医药健康文化推进行动中的好做法、好经验、好成果,进一步扩大中医药社会影响,使中医药更好地惠及民生。
三、热点范文
中医药是慢病时代的“中国方案”
2016年12月6日,我国首部《中国的中医药》白皮书发布。随着我国社会由温饱向小康转型,慢病也如影随形,严重威胁着人民群众的健康。《中国的中医药》的发布是我国健康促进事业的一件大事,凸显出党和政府对发展中医药事业的重视,面对当今全球“慢病” 时代的来临,中医药给出了中国解决方案。当前我国居民的主要健康指标,总体上优于中高收入国家的平均水平。但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,生活方式的改变,也使“富贵病”日渐增多,高血压、糖尿病、心脑血管疾病呈现爆发式增长,“未富先病”成为奔小康路上的拦路石,也让百姓的幸福指数打了折扣。而在以“疾病治疗”为中心的健康模式下,医疗资源不堪重负,医改也陷入了发达国家面临的同样困境。
总书记指出,“没有全民健康,就没有全面小康”。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作出了“推进健康中国建设”的战略决策。前不久发布的《“健康中国2030”规划纲要》,确立了“以促进健康为中心”的“大健康”观,提出预防为主、关口前移,推进健康生活方式,减少疾病发生,推动社会共建共享,人人自主自律,实现全民健康。
面对慢病肆虐,顺着既有路子走下去,显然不可持续,转换思路才是根本出路。从根本上说,慢病就是生活方式病。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研究,人的行为方式对健康的影响越来越明显。有资料显示,除去遗传和环境因素,生活方式在人的健康因素中占60%以上。因此,预防胜于治疗,只有全社会参与健康促进事业,才能使全体人民健康水平得到提升,也才能有效减少患病人群,从根本上扭转医疗的被动局面。
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,古老的中医药又一次走到了医学的聚光灯下。历经千年的中医药,始终把人放在首位,经过不断丰富发展,形成了独特的生命观、健康观、疾病观、防治观,实现了自然科学与人文科学的融合和统一。“治未病”是中医药的核心理念,在现代医学产生之前,靠着一根银针、一把草药,中医药护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生命传承,并从望闻问切的诊治,拓展到天人合一的生命哲学观。这种医养结合的健康观早已融入中国人的生活方式。“虚邪贼风,避之有时”,这类因时而动的保健方法,至今仍在民间有着强大的生命力。放眼全球,现代医学的兴起,曾令人们兴奋于找到了开启健康大门的钥匙,然而,今天更多的人已经看到现代医疗的局限,面对医疗难题,许多国家开始把眼光投向东方传统医学,中医药也越来越显示出其独特价值。
而今,党中央提出了全方位、全生命周期维护人民群众健康的目标。面对艰巨的慢病防治任务,党中央始终高度重视发展中医药,坚持“中西医并重”,将中医药纳入“大健康” 战略之中,成为慢病时代的“中国方案”。我们相信,古老的中医药将在新时代焕发新活力,为人类文明作出新贡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