河南“真假王娜娜事件”有了调查结果。冒名顶替上学情况属实,顶替者被注销学籍学历,毕业证书被宣布无效,9名责任人受到处分。按理说,有了结论,事件该有所平息,结果却引来新一轮风波。因为,含糊不清的调查结果,很难令人信服。
真相需要以事实为依据。从目前公布的调查情况来看,人们只能看到整体情况和大致结论。给被顶替者正名、给冒名者惩罚、给涉案相关人员相应的处分……这些看似一应俱全的回应,却显得很单薄。诸如,背后操纵者是谁、哪些关口被打通了、哪些规则被破坏了、何以在顶替路上“走通关”,这些问题才是真正关切和关键。如果结论只是“大概齐”,公信就成了问题。事实,需要把过程还原、把原委讲透、把细节理清,否则真相还会模棱两可。
调查不该陷于“处分思维”,应该更多些“反思意识”。9名责任人受到了相应处分,是对这一事件的交代吗?显然,疑问需要回应、责任必须追查是基本道理。不过,问责的依据充不充分、是不是支撑其真相、能不能起到警示作用,都是严肃的事,不能不痛不痒、隔靴搔痒。正像王娜娜说的,这种处理结果,“有点像小孩子犯了错,大人给个警告一样。”由此而论,一旦把回应当成简单地处理责任人,始终抱有“处分思维”,缺少必要的“反思意识”,那么类似的事件可能还会发生、某些管理缺陷可能依旧存在。
从“罗彩霞事件”到“真假王娜娜事件”,个体命运在不经意间被改变,偶然事件的悲剧,更应该在制度层面上补齐漏洞。高考被视为公平地选拨人才的手段,应该做到关关有保障、层层够安全,才能让不同的人在同一起跑线上实现改变命运的梦想。从考试、录用到院校管理,从考生、学校到主管单位,每一个步骤、每一个主体都是制度链条上的一环,既不能“随意”又不应“装睡”,否则为此蒙羞的也终将是制度本身。
“农村孩子想上大学、有个梦想太不容易了,希望那些掌握别人命运的机构部门能够公正、谨慎。”这是王娜娜的呼声,更是千万学子的呼声。或许,这件事属于个案,但教训背后是对可信真相的期待,对公平正义的渴望。“水落石出”,请别让半痛不痒的处分替代详实可靠的真相。